
- 政策标签
- 发文部门
- 适用行业
- 适用对象
- 政策分类
老宋大名叫宋岩,延津县东屯人,和妻子在镇上共同经营一家电动车店,生意兴隆,收入不错,生活平静幸福。2019年夏,在店里打理货物的老宋迎来了两位身穿工装的工作人员。“当时听王经理说镇上在评定信用商户,信用良好的商户才能评上,做生意最讲究啥,不就是信用吗,我赶紧报名了!”讲起和延津农商银行缘分的开始,老宋脸上带着微笑。“没过几天,农商行的工作人员就给我送来个信用商户荣誉牌,我可是东屯镇上第一批出炉的信用商户呢!”
随着信用商户的评定,老宋和农商行的联系越来越多了,“这个商户二维码费率是多少啊?”“我的微信零钱咋提不了现?”“王经理,你上次教我用手机银行转账是咋用来着?我又给忘了。”
就在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,双方的担当和诚信成了两者间不解之缘的根基和土壤。接下来的时间里,凡是有金融方面的问题需要,老宋都会来到东屯支行,拿着问题来,带着笑容走,他总会说一句:“农商行真是咱自己的银行!”
今年以来,由于疫情影响,商户经营上都不同程度受到冲击,营业额下滑,盈利减少,老宋的电动车店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,店里压货不能及时变现,厂家那边又催着货款。老宋面临的资金压力一下大起来,这时,他又想到了延津农商银行。接到老宋咨询贷款电话的王文文跟同事立刻登门服务,并及时办理了贷款手续。
“自从被评为‘信用商户’,不但能享受到延津农商银行提供的各项金融服务,而且贷款优先办理,利率上优惠。”老宋做了个比喻。“用现在流行的话说,良好的信用让我C位出道了!
2.“放管服”激发创业活力
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,2020年以来许多企业都面临着比较严峻的生产经营环境。但来自重庆市市场监管局的数据显示,2020年1月至5月,重庆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17.15万户,同比增长7.36%,其中5月新设立市场主体超过5万户,同比增加50%以上。
到底是什么推动了重庆市场主体数量的逆势上扬?
重磅推出了系列暖企稳岗政策。为尽量避免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,重庆一方面通过减负提高企业的存续能力,一方面通过协调信贷展期避免企业因被“逼债”而难以为继。“支持企业40条”中,有15条涉及为企业降低用能用水成本等生产经营成本,初步估计累计降低各类生产经营成本超过150亿元。重庆还对企业实行了总额约10亿元税款“减免扣补缓”。受疫情影响面临特殊困难的企业,还可从总额16亿元的资金池中申请稳岗补助费。经重庆相关部门沟通协调,截至4月中旬,各金融机构实行延期还本付息的贷款余额超过1350亿元,惠及全市1.46万个体户和1.49万个企业。
一揽子优惠政策扶持企业脱困变强。为引导企业积极主动谋发展,重庆通过担保增信、贷款贴息、涉农小微贷款等政策,推动金融机构为疫情防控重点企业、涉农小微新增低利率贷款250亿元,其中重点保障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只有1.3%左右。
“放管服”激发创业动力和活力。国家规定开办企业的审批时限是8.5个工作日,重庆自我加压在2018年缩短到5个工作日,2019年缩短到3个工作日,2020年起又缩短为1个工作日,实行“一网、一窗、一次、一日”全流程办结。为此重庆实行了材料“一次提交”、线上“一网通办”、线下“一窗通办”等3项企业注册便利化创新。重庆实行的开办企业全程网上“无纸化”办理,今年以来已有2万余家新创办的公司通过这种便利化的操作完成设立登记。
“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”是重庆近两年来的目标。2019年8月印发的《重庆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》,针对与营商环境密切相关的20个方面,出台了91个针对性极强的具体措施。2020年重庆两会,提出要“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”。5月27日,重庆发布《关于做好2020年全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工作的通知》,推出4个方面47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。在6月18日发布的一份《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》中,重庆在综合评价排名中紧跟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位列第五。

咨询客服
电话:0717-6939280